团长带队幸福国不丹,观景交流静心修禅……5月20日前报名可优惠! 点击咨询详情

首页   >   郭晓菲人偶情景治疗法  >    内容

莲心心理案例分享||为何我的孩子总是遭受校园欺凌?

作者:郭晓菲|文章出处:本站|更新时间:2018-10-2 9:26:50|人气:3258

       写关于校园欺凌这篇文字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到莲心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关于这方面的主题近日比较集中;另外一个原因是影视误导。每当有人提起这个议题,我会想起一个反胃的电影片段: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唐伯虎等江南四大才子在桥头游玩,恰巧对面走来一女子,才子们便上前挡路调戏,女子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便跳河自尽,而唐伯虎等四大才子们无视跳河的女子,更没有去救人,而是哈哈大笑,扬长而去。也许这是导演编排而唐伯虎本人不会有次残忍行径,但这种画面给孩子们传递的是什么信息?残忍,欺凌弱小,忽视生命等。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并不时有校园学生暴力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恶劣的案件。案件中那些心灵被扭曲的孩子们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一直遭受到校园欺凌,作为受害者或者加害者,有没有心理因素导致此类事件发生呢?
           一位50岁的父亲化名张先生,来到了莲心心理咨询中心求助,他希望通过心理咨询了解儿子从小到大一直遭受校园欺凌的心理因素。他的儿子小张19岁了,大二辍学在家自我封闭起来,拒绝见任何人,因为在寝室里遭受到同学的欺凌。
      在咨询室里,心理咨询师、家排师郭晓菲老师采用了人偶家排心理疗法进行了排列,其中呈现出在案主张先生的家族系统中存在恐惧的动力与能量。案主家中有9位兄弟姐妹,他家排行老七, 父母家境贫困。妈妈害怕养不活这么多孩子,在案主6岁时(1970年)被送到很远的舅舅家住了五年。张先生说自己在舅舅家居住,不太受舅妈及其表兄妹等人的欢迎,在那里活的一点都不开心,总是期盼早点回家。
        很有意思的是,案主的儿子小张6岁即将上小学时被送到了市里的伯伯家生活,因为张先生夫妇都在乡下做生意,那里的教育条件与水平不如自己哥哥所在的市里优越,并且他们平时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孩子。
       在中国流行一句古话:3岁看大,7岁看老。孩子童年的经历会影响其一生。案主的父母亲恐怕自己无力养活十个孩子,内心充满了恐惧;案主张先生在童年时代被送到舅舅家生活,寄人篱下,内心恐惧,充满不安全感;案主的儿子小张被送到伯伯家生活,本身早已遗传了父亲等家庭系统中的恐惧能量,再加上自己寄人篱下的经历,内心充满了更多的恐惧不安、抑郁、焦虑、敌对情绪与自卑。当同学欺负他的时候,他身材高大,但内心无力反抗,也没有人教给他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反抗对方的攻击。
       孩子健全的人格很重要。通过人偶系统排列的呈现,郭晓菲老师帮助案主张先生看到了儿子被同学欺凌背后的真相,张先生幡然领悟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哪里出了问题。郭晓菲老师协助案主制定了帮孩子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的系统方案。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不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负小张的同学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小张从心灵阴影里走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在郭晓菲咨询师的指引下,这个家庭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随着社会以及学校管理的发展,校园欺凌事件开始慢慢减少,但作为家长不能掉以轻心。当孩子受到欺凌时,处理方法千万不能粗暴,有些家长会说,“这么多学生,为啥人家只打你不打别人?”“一个巴掌拍不响”、“人家打你肯定你也有问题”、“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被强奸是因为姑娘穿得骚”、“东西被偷是自己没有安全意识”…...这样的处理方法只能在孩子伤口上撒盐,我们需要看到孩子问题背后的真相,真相浮出水面,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欺凌的本质是什么?是加害与被害的循环。人之初,,性本善,慢慢长大后他的欺凌行为是跟谁学来的?他的养育者,他的环境。当一个孩子被虐待、被言语攻击或身体伤害,他也会用这种方式对待他周围的人,他的同学,他的朋友,他的配偶等。    2018年9月21日,浙江温州瑞安市隆山实验小学,一学生家长因孩子和同学打架,为自己的孩子出气,杀害了一名小学生。家长为何如此残忍地去杀死那位小学生?也许是那位小学的欺凌行为启动了自己当年被别人欺凌的痛苦按钮,他挥刀砍死了欺负他的女儿的孩子。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害了别人家的孩子,更是害惨了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父亲不是傻么?
     
       对于被欺负的孩子,那个内向腼腆却遭遇着本不该承受伤害的学生,我想轻声对他说:错的不是你,别怕,你的内心需要变得强大。如果人们重视心灵成长,人们重视自己的言行带给别人的感受与伤害,整个社会行动起来,没有老师的漠然无视,没有同学的袖手旁观,没有其他人的推波助澜,没有家长的不以为然,校园欺凌将会最终消失。
       我们虽然无法完全消除“霸凌”,但作为一名心理老师,我更愿意为之努力。
 
 
作者简介:郭晓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家庭系统排列指导师
人偶家排创始人
网络家排创始人
莲心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
国家青少年网络心理辅导师
国家青少年心灵成长辅导师
南乐红十字心理救援队队长
郭晓菲老师常年举办家排工作坊、面对面或者网络心理咨询、减压讲座等。
联系热线(微信):13938312639.QQ:2503921040,940060790